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méi)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337調查 | 近日最新337動(dòng)向

國際視野
納暮2025-05-06
337調查 | 近日最新337動(dòng)向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guān)點(diǎn),不代表IPRdaily立場(chǎng)#


“近日匯總的多則337調查信息?!?/b>


來(lái)源:IPRdaily中文網(wǎng)(iprdaily.cn)


30秒快讀


01美國ITC發(fā)布對智能電視的337部分終裁

02美國ITC發(fā)布對使用索引搜索系統的計算設備及其組件的337部分終裁

03美國ITC發(fā)布對無(wú)源光網(wǎng)絡(luò )設備的337部分終裁

04美國ITC發(fā)布對具有視頻功能的電子設備,包括計算機、流媒體設備、電視、相機及其組件和模塊的337部分終裁

05美國ITC發(fā)布對移動(dòng)電話(huà)及其組件和下游產(chǎn)品的337部分終裁

06美國ITC發(fā)布對聚偏二氟乙烯樹(shù)脂的337部分終裁

07美國ITC發(fā)布對智能穿戴設備、系統及其組件的337部分終裁


美國ITC發(fā)布對智能電視的337部分終裁


2025年4月2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公告稱(chēng),對特定智能電視(Certain Smart Televisions,調查編碼:337-TA-1420)作出337部分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4月7日作出的初裁(No.11)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撤回,終止本案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1,924,502所有申訴的調查。

2024年9月2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投票決定對特定智能電視(Certain Smart Televisions)啟動(dòng)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420)。

2024年8月22日,日本Maxell, Ltd of Kyoto, Japan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jìn)口和在美銷(xiāo)售的該產(chǎn)品違反了美國337條款(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8,549,109、11,451,860、11,924,502、10,958,971),請求美國ITC發(fā)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中國香港TCL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f/k/a TCL Multimedia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Shatin, Hong Kong、中國廣東TCL Industries Holdings Co., Ltd., Guangdong, China、中國香港T.C.L. Industries Holdings (H.K.) Limited, Pak Shek Kok, Hong Kong、美國TTE Technology, Inc. (d/b/a TCL North America), Corona, CA、中國香港TTE Corporation, Shatin, Hong Kong、中國廣東TCL Ki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Huizhou) Co. Ltd., Huizhou, China、墨西哥Manufacturas Avanzadas S.A. de C.V., Chihuahua, Mexico、越南TCL Smart Device (Vietnam) Co., Ltd,  Binh Duong Province, Vietnam、中國廣東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Nanshan, China、中國廣東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Huizhou, China、中國香港TCL Overseas Marketing Ltd., Shatin, Hong Kong、中國廣東TCL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f/k/a TCL Corp.), Guangdong, China為列名被告。


美國ITC發(fā)布對使用索引搜索系統的計算設備及其組件的337部分終裁


2025年4月28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公告稱(chēng),對特定使用索引搜索系統的計算設備及其組件(Certain Computing Devices Utilizing Indexed Search Systems and Components Thereof,調查編碼:337-TA-1389)作出337部分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2月26日作出的最終初裁(FID)進(jìn)行復審后確認,申請方滿(mǎn)足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8,856,093美國國內產(chǎn)業(yè)地位經(jīng)濟要素;對最終初裁的其余內容不進(jìn)行復審,確認申請方未能證明本案存在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8,856,093第13和18項申訴;本案調查終止。

2024年10月25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9月3日作出的初裁(No.18)進(jìn)行復審后確認,本案不存在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8,498,977,并部分終止對該專(zhuān)利號的調查。

2024年9月2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8月27日作出的初裁(No.15)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撤回,終止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8,498,977第5、8-11、13、15-16、20項申訴的調查和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8,856,093第1-7、11-12、14-17、19項申訴的調查。

2024年5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5月6日作出的初裁(No.8)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部分撤回,終止對列名被告中國四川Dell (Chengdu) Company Limited of Sichuan, China戴爾(成都)有限公司的調查。

2024年1月2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投票決定對特定使用索引搜索系統的計算設備及其組件(Certain Computing Devices Utilizing Indexed Search Systems and Components Thereof)啟動(dòng)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389)。

2023年12月19日,美國X1 Discovery, Inc. of Pasadena, California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jìn)口和在美銷(xiāo)售的該產(chǎn)品違反了美國337條款(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8,498,977、8,856,093),請求美國ITC發(fā)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中國臺灣地區ASUSTeK Computer Inc. of Taipei City, Taiwan、美國ASUS Computer International of Fremont, CA、中國臺灣地區Acer Inc. of Xizhi, Taiwan、美國Acer American Corporation of San Jose, CA、美國Dell Technologies Inc. of Round Rock, TX、中國四川Dell (Chengdu) Company Limited of Sichuan, China戴爾(成都)有限公司、美國Dell Products L.P. of Round Rock, TX為列名被告。


美國ITC發(fā)布對無(wú)源光網(wǎng)絡(luò )設備的337部分終裁


2025年4月25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公告稱(chēng),對特定無(wú)源光網(wǎng)絡(luò )設備(Certa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quipment,調查編碼:337-TA-1384)作出337部分終裁:經(jīng)過(guò)復審,確認本案不存在侵權,并確認本案申請方不滿(mǎn)足進(jìn)口要求、未能證明侵權、不滿(mǎn)足美國國內經(jīng)濟地位要求、不是專(zhuān)利所有者或獨占權;本案調查終止。

2025年3月1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2月19日作出最終初裁(FID)進(jìn)行復審,最終初裁認為本案不存在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7,333,511第1、12-14項申訴或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7,558,260第1、3項申訴的行為,具體為不再是合格申請方、不再滿(mǎn)足進(jìn)口、未能證明擁有專(zhuān)利、不滿(mǎn)足美國國內經(jīng)濟地位;2024年12月24日,申請方要求復審;2025年1月21日,ITC再次發(fā)布建議救濟措施;2025年2月10日,大法官支持申請方提出的發(fā)布普遍排除令措施。而第三方Xenogenic對此提出反對;ITC決定進(jìn)行復審。

2025年1月1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就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2月19日作出的侵權初裁和建議救濟措施涉及到的公眾利益征求意見(jiàn),建議救濟措施是對存在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7,333,511第1、12-14項申訴或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7,558,260第1、3項申訴的對美出口、在美進(jìn)口和在美銷(xiāo)售的涉案產(chǎn)品發(fā)布普遍排除令;公眾和相關(guān)政府機構的書(shū)面意見(jiàn)應在2025年2月11日前提交。

2024年5月9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公告稱(chēng),對特定無(wú)源光網(wǎng)絡(luò )設備(Certa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quipment,調查編碼:337-TA-1384)作出337部分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4月10日作出的初裁(No.12)不予復審,即因為中國浙江Hangzhou Softel Optic Co., Ltd. of China杭州索菲特光電設備有限公司、中國浙江Hangzhou DAYTAI Network Technologies Co., Ltd. of China杭州疊泰網(wǎng)絡(luò )技術(shù)有限公司、中國浙江Hangzhou Sumlo Industrial Co., Ltd. of China杭州森偉電子有限公司未能及時(shí)應訴,所以該案三家列名被告均為缺席被告。

2023年12月2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投票決定對特定無(wú)源光網(wǎng)絡(luò )設備(Certa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quipment)啟動(dòng)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384)。

2023年11月14日,美國Optimum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Inc. of Jersey City, New Jersey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jìn)口和在美銷(xiāo)售的該產(chǎn)品違反了美國337條款(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7,558,260、7,333,511),請求美國ITC發(fā)布普遍排除令或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中國浙江Hangzhou Softel Optic Co., Ltd. of China杭州索菲特光電設備有限公司、中國浙江Hangzhou DAYTAI Network Technologies Co., Ltd. of China杭州疊泰網(wǎng)絡(luò )技術(shù)有限公司、中國浙江Hangzhou Sumlo Industrial Co., Ltd. of China杭州森偉電子有限公司為列名被告。


美國ITC發(fā)布對具有視頻功能的電子設備,包括計算機、流媒體設備、電視、相機及其組件和模塊的337部分終裁


2025年4月2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公告稱(chēng),對特定具有視頻功能的電子設備,包括計算機、流媒體設備、電視、相機及其組件和模塊(Certain Video Capable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Computers, Streaming Devices, Televisions, Cameras, and Components and Modules Thereof,調查編碼:337-TA-1380)作出337部分終裁:基于和解,終止本案調查。

2023年11月3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投票決定對特定具有視頻功能的電子設備,包括計算機、流媒體設備、電視、相機及其組件和模塊(Certain Video Capable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Computers, Streaming Devices, Televisions, Cameras, and Components and Modules Thereof)啟動(dòng)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380)。

2023年10月31日,芬蘭Nokia Technologies Oy of Espoo, Finland、芬蘭Nokia Corporation of Espoo, Finland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jìn)口和在美銷(xiāo)售的該產(chǎn)品違反了美國337條款(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7,724,818、10,536,714、11,805,267、8,077,991、8,050,321),請求美國ITC發(fā)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美國HP, Inc., of Palo Alto, CA、美國Amazon.com, Inc., of Seattle, WA、美國Amazon.com Services LLC of Seattle, WA為列名被告。


美國ITC發(fā)布對移動(dòng)電話(huà)及其組件和下游產(chǎn)品的337部分終裁


2025年4月2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公告稱(chēng),對特定移動(dòng)電話(huà)及其組件和下游產(chǎn)品(Certain Mobile Phone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Same,調查編碼:337-TA-1375)作出337部分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4月3日作出的初裁不予復審,即將建議救濟措施的發(fā)布日期延長(cháng)至2025年5月16日,將調查終止日期延長(cháng)至2025年8月11日,將最終初裁的發(fā)布日期延長(cháng)至2025年8月11日。

2025年1月15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2月16日作出的初裁(No.50)進(jìn)行復審,即復審關(guān)于申請方滿(mǎn)足美國國內產(chǎn)業(yè)地位的經(jīng)濟要素要求。當事人沒(méi)有對該初裁提出復審要求;2024年12月17日,ITC作出最終初裁(Final ID),認為存在侵權本案的四項專(zhuān)利;當事人對最終初裁提出復審要求,ITC決定進(jìn)行復審。

2024年7月3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7月8日作出的初裁(No.41)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撤回,終止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0,306,669第10、16項申訴的調查。

2024年7月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6月3日作出的初裁(No.30)不予復審,即根據雙方提出的動(dòng)議,終止對中國香港Lenovo Group Limited of Hong Kong的調查;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6月3日作出的初裁(No.31)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提出的動(dòng)議,終止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1,515,893第3、6、7、9、10、12項申訴,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1,317,342第1-16、18-32、35、36、38、40、42、43項申訴,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0,425,817第11、16項申訴,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0,306,669第1-7、11-13、18-23項申訴的調查。

2024年3月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2月7日作出的初裁(No.15)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提出的動(dòng)議,終止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0,306,669第14項申訴的調查。

2024年2月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月3日作出的初裁(No.10)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提出的動(dòng)議,終止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1,317,342第17、37項申訴和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1,515,893第2、5、8、11項申訴的調查。

2023年11月1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投票決定對特定移動(dòng)電話(huà)及其組件和下游產(chǎn)品(Certain Mobile Phones, Components Thereof, and Products Containing Same)啟動(dòng)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375)。

2023年10月11日,瑞典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jìn)口和在美銷(xiāo)售的該產(chǎn)品違反了美國337條款(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0,425,817、10,306,669、11,317,342、11,515,893),請求美國ITC發(fā)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美國Motorola Mobility LLC of Chicago, IL、美國Lenovo (United States) Inc. of Morrisville, NC、中國香港Lenovo Group Limited of Hong Kong、中國湖北Motorola (Wuhan) Mobility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on Co., LTD. of China摩托羅拉(武漢)移動(dòng)技術(shù)通信有限公司為列名被告。


美國ITC發(fā)布對聚偏二氟乙烯樹(shù)脂的337部分終裁


2025年4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公告稱(chēng),對特定聚偏二氟乙烯樹(shù)脂(Certai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Resins,調查編碼:337-TA-1439)作出337部分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4月1日作出的初裁(No.8)不予復審,即基于和解,終止本案對列名被告中國內蒙古Inner Mongolia 3F Wanhao Fluoro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engzhen, China內蒙古三愛(ài)富萬(wàn)豪氟化工有限公司的調查。

2025年2月1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投票決定對特定聚偏二氟乙烯樹(shù)脂(Certai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Resins)啟動(dòng)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439)。

2025年1月13日,比利時(shí)Synesqo SA of Belgium、美國Solvay Specialty Polymers, USA LLC of Alpharetta, Georgia、意大利Solvay Specialty Polymers Italy S.P.A. of Italy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jìn)口和在美銷(xiāo)售的該產(chǎn)品違反了美國337條款(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8337725),請求美國ITC發(fā)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中國浙江Sinochem Lantian Co., Ltd., Hangzhou, China中化藍天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內蒙古Inner Mongolia 3F Wanhao Fluoro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engzhen, China內蒙古三愛(ài)富萬(wàn)豪氟化工有限公司、中國浙江Zhejiang Juhua Co., Ltd, Quzhou, China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浙江Zhejiang Fluorine Chemical New Material Co. Ltd., Shaoxing, China浙江孚諾林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國湖北Hubei Fluorine New Materials Co., Ltd., Qianjiang, China為列名被告。


美國ITC發(fā)布對智能穿戴設備、系統及其組件的337部分終裁


2025年4月2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公告稱(chēng),對特定智能穿戴設備、系統及其組件(Certain Smart Wearable Devices, Systems, and Components Thereof,調查編碼:337-TA-1398)作出337最終初裁(FID)和建議救濟措施,即如果本案存在侵權,對經(jīng)由列名被告中國廣東Shenzhen Ninenovo Technology Limited.、英國Ultrahuman Healthcare Ltd. of London, United Kingdom、印度Ultrahuman Healthcare Pvt. Ltd of Bengaluru, India、美國RingConn LLC of Wilmington, DE、阿聯(lián)酋Ultrahuman Healthcare SP LLC of Abu Dhabi, United Arab Emirates對美出口、在美進(jìn)口和在美銷(xiāo)售的涉案產(chǎn)品發(fā)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并就建議救濟措施向公眾和利益相關(guān)的政府機構征求意見(jiàn),書(shū)面材料不晚于5月22日提交。

2024年12月2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2月9日作出的初裁(No.21)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撤回,終止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1,868,178第17、18項申訴的調查。

2024年10月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9月16日作出的初裁(No.15)不予復審,即基于申請方撤回,終止對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0,842,429第1、3-6、8-11項申訴和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1,868,178第6-10項申訴的調查。

2024年8月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7月9日作出的初裁(No.12)不予復審,即基于和解,終止對列名被告法國Circular SAS of Paris, France的調查。

2024年6月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發(fā)布終裁:對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5月3日作出的初裁(No.8)不予復審,即將列名被告Guangdong Jiu Zhi Technology Co. Ltd.更正為Shenzhen Ninenovo Technology Limited,更正列名被告RingConn LLC.的地址。

2024年4月1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ì )(ITC)投票決定對特定智能穿戴設備、系統及其組件(Certain Smart Wearable Devices, Systems, and Components Thereof)啟動(dòng)337調查(調查編碼:337-TA-1398)。

2024年3月13日,美國Ouraring, Inc. of San Francisco, CA、芬蘭ōura Health Oy of Oulu, Finland向美國ITC提出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對美出口、在美進(jìn)口和在美銷(xiāo)售的該產(chǎn)品違反了美國337條款(侵權美國注冊專(zhuān)利號11,868,178、11,868,179、10,842,429),請求美國ITC發(fā)布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印度Ultrahuman Healthcare Pvt. Ltd. of India、阿聯(lián)酋Ultrahuman Healthcare SP LLC of United Arab Emirates、英國Ultrahuman Healthcare Ltd. of United Kingdom、中國廣東Guangdong Jiu Zhi Technology Co. Ltd. of Zhongshan City, China、美國RingConn LLC of Wilmington, DE、法國Circular SAS of France為列名被告。


(原標題:337調查 | 近日最新337動(dòng)向)


來(lái)源:IPRdaily綜合匯總

編輯:IPRdaily辛夷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337調查 | 近日最新337動(dòng)向(點(diǎn)擊標題查看原文)


與國旗相近似的商標注冊駁回情形

「關(guān)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lǐng)先的知識產(chǎn)權綜合信息服務(wù)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chǎn)權與科技創(chuàng )新人才。匯聚了來(lái)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gè)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cháng)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chǎn)權負責人,還有來(lái)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wù)所、研發(fā)或服務(wù)機構的全球近100萬(wàn)用戶(hù)(國內70余萬(wàn)+海外近30萬(wàn)),2019年全年全網(wǎng)頁(yè)面瀏覽量已經(jīng)突破過(guò)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wǎng):iprdaily.com  中文官網(wǎng):iprdaily.cn)


本文來(lái)IPRdaily綜合匯總并經(jīng)IPRdaily.cn中文網(wǎng)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jīng)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chǎ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qaqi.cn”

納暮 注冊用戶(hù)
共發(fā)表文章 301
最近文章
AD1
AD
 
焦點(diǎn)追蹤
本文來(lái)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39591.html,發(fā)布時(shí)間為2025-05-06 10:57:13。
我也說(shuō)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gè)字
我要評論
相關(guān)文章
欧美GIFXXOO大尺度行房_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_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_chinese国产老熟女